七月新番 作品

第585章 是非曲折,難以論說

    “上古時,有殷商高宗武丁攻滅大彭氏,姑且不論。”

    睢陽梁園清冷臺廳堂中,第五倫點著地圖,一目瞭然。

    彭城說不上完全一馬平川,北面有沂蒙泰山餘脈,西邊還有芒碭山,但這些丘陵又比不上崤函三峽之險。加上泗水沂水交匯,夫差還挖了一條溝通江淮的運河,遂使得彭城和襄陽一樣,成了引南牽北之地。

    “到了春秋之際,晉國與楚國爭霸中原,其中一戰便是彭城之役,楚軍乘著晉國內亂進攻宋國,晉悼公大會諸侯之師,趕赴彭城,楚軍宵遁,於是晉霸大興,時人曰,成霸安強,自彭城始矣。”

    “戰國之際,齊威王與楚國爭奪泗上,齊楚兩軍戰于徐州,齊國先敗後勝,自此之後,楚國勢力不得北越彭城數十年,齊與魏徐州相王,長為七國之雄。”

    “由此可見,這彭城過去已是諸侯國爭霸的焦點。”

    第五倫轉過身,看著自己的群臣:“但現在的形勢,既不像春秋,也不似戰國。”

    他點了徵東將軍張宗:“諸君說說,像何時何戰?”

    張宗不假思索:“像楚漢之爭,昔日項羽衣錦回鄉定都彭城,便忙於與田齊交戰,不料劉邦回到關中,掃滅三秦,又銳意東進,竟使得諸侯皆棄楚從漢,漢軍及諸侯號稱五十六萬聯軍,趁項羽不在一舉攻取彭城。”

    “項羽聞之,帶精兵三萬回馬殺回彭城,清晨擊漢軍,到了日中便大破之,被殺者、入睢水淹死者數十萬,劉邦僅以身免……”

    那是場經典的以少勝多,張宗說到興起,才忽然看到斜對面的右丞相竇融一直在捋鬍鬚,竇融素來極重儀態,君前絕不會有這麼多小動作,張宗頓時恍然,暗道:“彭城之戰是東南勝而西北敗,不祥啊。”

    於是他立刻話音一轉:“不過,真正與今日相似的,實是第二次彭城之役,當是時,劉邦撕毀鴻溝之盟,追擊項羽,漢將灌嬰自齊地南下,攻取彭城,與各路大軍合圍項羽於淮北,之後才有了垓下之圍。”

    講漢勝楚敗倒是沒什麼問題,因為魏國內部正式文件上,往往只將劉秀的“東漢”稱之為“吳”,拒不承認劉秀是漢朝的正統繼承者,往後估計會搞出《平吳檄文》來。

    第五倫頷首,看向竇融,竇周公起身作揖:“臣以為,更像七國之亂。”

    竇融侃侃而談:“當是時,漢軍正進攻臨淄,而吳楚聯軍主力被阻於睢陽數月,無法西進。周亞夫堅守壁壘,不肯與戰,暗地裡卻趁機輕兵南下,奪取泗水入淮之口,斷絕了吳楚聯軍的糧道。士卒飢餓,幾次挑戰未果,強攻戰敗,遂大敗而潰,周亞夫率軍追擊,取楚都彭城,遂平七國。”

    好傢伙,這下他舉例的南北雙方,直接不是勢均力敵的政權,而是“叛國”了,張宗頓時學到了。

    “以上種種,是非曲直,難以論說……”

    第五倫總結群臣之言:“但史家無不注意到,正是在這個古戰場,決定了多少王朝霸主的盛衰興亡、此興彼落!”

    ……

    幾乎與第五倫同時向東移動的劉秀,已抵達九江郡合肥縣。

    戰爭的陰雲已從荊襄、青州飄到了淮北,眼看北方連連告急,劉秀連國都都顧不上回,便在合肥召集部將臣子商議對策。

    “第五倫如此大動干戈,不可能是為了圖謀魯地曲阜,其目標只有一個,必是徐州彭城!”

    劉秀也在凝視地圖,彭城,不論是對於大漢歷史而言,還是於劉秀自己,都太過熟悉,太過重要了。自秦以後,統一全國的兩次戰爭,都必須在徐州打上一場大仗,繞是繞不過去的。

    徐州曾殺得赤地千里,也曾殺得人跡孑然,但這裡地方肥沃,交通便利,一旦太平,四方人眾聞聽而來,不長時間又人口繁複。週而復始,代代相沿,而後就再度捲入下一場浩劫——劉秀就經歷了,並在那戰勝了強敵赤眉軍,奠定了稱帝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