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景 作品

第 143 章 宮廷歲月143

對於遠親宗婦們的有意‘討好’,素娥都是表面上客氣,實則什麼都沒答應。甚至後續送來的一些過於珍貴的禮物,素娥也回賜了價值差不多對等的東西——只要不是裝傻,都能覺出其中的隱藏含義。




送禮、回禮就是這樣的,一方有求於人時,另一方如果直接收下,沒有回禮,或者回禮基本就是象徵意義,那就是答應辦事的意思。反而很客氣地回以價值對等,甚至比禮物價值略高的東西,這不是什麼‘好事’。其潛藏意思是,我們不熟,也不需要變得更熟。




“娘子,這珍珠冠也要回禮麼?這可有些難辦。”記錄收進禮物的何小福一邊做賬,一邊心裡算計著價值。




本朝女子妝飾極重珍珠,甚至還有‘珍珠妝’的名目,就是用珍珠代替了舊唐時女子妝奩重常見的面靨之類,將半顆珍珠用‘呵膠’粘在嘴角、眼下、臉頰、太陽穴周圍。因此,用珍珠製成此時最受歡迎的冠子,也就不足為奇了。




為了讓素娥給郭敞吹‘枕頭風’,有一個遠親宗室竟然送了這一隻北珠製成的珍珠冠。




珍珠自古以來似乎就是‘奢侈品’,但其實哪怕是在幾乎沒有人工養殖珍珠的古代,珍珠的價格也沒有想象中的高。更具體地說,天價珍珠只是極少數,大多數珍珠其實挺便宜的。




珍珠的價值要看大小、顏色、形狀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大小,最不重要的也是大小。若是其他方面都好,那麼只要稍微大那麼一圈,價格就不是幾倍十幾倍地翻了,而是幾十倍上百倍往上翻!




但如果其他方面表現不好,個頭再大的珍珠也值不上高價。




而如果是真的好珍珠,百貫一顆,甚至數百貫一顆,也沒什麼稀罕的。




此時不算一些天價珍珠,一顆就能賣幾百貫,甚至上千貫的。‘普通珍珠’範疇內,第一等可做首飾,放在後世算是‘珠寶級’吧。這類珍珠是論顆賣的,一顆要價數貫不等。第一等的就差的多了,這類一般稱作‘圓熟珠子’,形狀一般近圓,大小也還可以,但價格已經很便宜了。




千顆市價也不過一三十貫,平常殷實人家女眷,領抹、抹胸、鞋子上裝珠子,大抵就是用的這種‘圓熟珠子’,真是丟了、損了也不必心疼。




至於說更次等的珍珠,那都不值錢了,基本上用來做珍珠粉的就是這種珍珠。真用這種珍珠做飾品,別說增光了,反而跌份。




送素娥的那隻珍珠冠用的是北珠,北珠在此時算是有名的好珍珠了,價值不菲...這也是真有財力,那隻珍珠冠至少價值四五千貫了!這還是‘至少’,這在此時是真的很有購買力了,哪怕是在宮廷之中,也是素娥這個正一品的嬪差不多一年的現錢俸祿了——不算其他實物,只單說錢的話,嬪的月俸是五百緡。




這麼多錢,在宮外也一樣很了不得,即使是寸土寸金的京城,也足夠買一所很不錯的宅子了。畢竟萬貫以上的大宅,即使是在京城也不是隨處可見的。




由此可知,這些遠親宗室的




事兒有多難辦了——這還只是一個宗室給素娥的禮物,而素娥也只不過是他們送禮買通的對象之一。即使是重點‘公關’對象,相對於總體‘公關費’,也不能說多吧。




“有什麼難辦的?我們庫房裡找找罷,雖則帶到上陽宮的東西不多,樣樣都是不好賜下去的。但這些日子官家又賞賜了些,實在不成,‘拆了東牆補西牆’,拿別的宗室送的禮回贈,也是一個路子。()”




素娥很少對朝堂之事發言,不是她沒有那份能力,而是‘不合適’。除了極個別外,想來皇帝都不會喜歡自己的妃子對前朝之事開口。說的不好了惹人煩,說的好了,說不定更叫人不喜...當然,皇帝也不喜歡自己的妃子一點兒政治嗅覺都沒有。




某種意義上,對前朝之事隨便開口,本身就是沒有政治嗅覺的體現。




素娥當然不屬於那種,所以她很清楚,這些宗室也是很精明的。眼下肯付出這麼大代價,只能說他們所求的東西要比這重要的多。為此搭上的錢財、人情、體面等等,在今後的漫長歲月中都是要加倍收回來的。




這加倍收回從哪裡來?不就是剝削百姓,或者吸血朝廷麼。而吸血朝廷,本質上也是間接剝削百姓...朝廷的錢財也好,別的東西也罷,也不是大風颳來的。




郭敞既然已經下定決心整治這個事兒,素娥就不可能為了一點點錢財給他吹‘枕頭風’。這不只是因為她的性格做不來這個,也是因為現在的她是真的已經不在乎錢財了——她現在還不夠有錢嗎?即使在後妃之中,她也算最富的幾個之一了。




她想不出來變得更富有,對她有什麼意義...事實上,已經足夠富有的當下,她其實也沒有真的快樂幸福。




她不後悔從一個小宮女成為后妃,畢竟這讓她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命運,而不是原來那樣任人拿捏,生死都能輕易被操縱。但是,但是也就僅此而已了,生存和安全之外,更高級的需求她一直沒被滿足過。




...實在尋不來合適的回禮,便把前頭官家賜的那批香料拿出來。()”素娥想了想,提醒何小福。




不同於當年郭敞送給素娥的香料,那時候郭敞更像是送禮物。給素娥自己使的,齊全為要,量倒是不多,每樣半兩而已——對於日常自己使用來說,這已經夠用很久了。




最近這次給素娥香料,真的就是賜物了。賜的什麼不要緊,關鍵是這些東西價值幾何。本質上,這就和給錢差不多。只不過封建社會錢不是一切,甚至頂有錢的一些人,他們的資產也往往不是埋在底下的銅錢和金銀。




將貪官抄家,抄得的最能反映其家財的,可能是絲絹,也可能是胡椒。




郭敞作為皇帝,給下面的人賞賜時,直接賞錢時也不多。而他賜的那些東西,如果真的是給人自己用,不說一個人了,就是全家一起用也用不完!所以說,本質上就是在送錢,反正都是可以換成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