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 作品

第九十五章 保守的宣傳口徑


  隨著低聚糖保健品“腦健靈”率先在錫江、東洲兩地推向市場,越來越多的銷售人員奔赴縣區乃至鄉鎮一線戰場,文化站大樓並沒有恢復寧靜,每天都有拿著招聘廣告的人陸續而來。

  雖說前期在錫江、東洲兩地的銷售才剛剛起步,資金回籠緩慢,可以動用的流動資金很有限,人員擴張的步伐無法邁得太大,但新聘銷售人員的培養及工作適應需要時間,因此需要不間斷的持續推進。

  拿蕭良的話說,市場推進緩慢,大不了加大試用期的淘汰率。

  大部分季節性強的商品銷售,想要低成本的增加銷售旺季的用工,這也是一種方式。

  徐立桓、何雪晴乃至顧培軍前期都被蕭良拉出來,在他們手頭各自負責的工作之外,還額外承擔起對新晉員工的培訓,替他分擔壓力;然後又快速的將經過短期促進培訓的員工,分派到大大小小的駐點參與實際的銷售、市場推廣工作。

  市場推廣及銷售,也並非尋常人所想象的,都需要極強的溝通技術。

  甚至大部分助銷、地推工作,都非常的枯燥,也很機械化,需要大量的人手去填——就像六月份他們在錫江實施的清庫化銷售一樣,很多工作都不存在什麼門檻。

  錫江、東洲兩地的渠道推廣及市場銷售工作,雖說沒有一開始就出現驚人的亮色,但除了利用南亭湖果汁市場現有的渠道體系外,又填充進去大量的銷售人員,一切都還算得按部就班,以現款現結方式累計快速兩萬盒的鋪貨,第二週銷量統計也有四千多盒。

  錫江、東洲兩地周銷四五千盒,市場成績當然談不上驚豔,卻也能讓人接受,畢竟這已經能覆蓋掉當下生產運營以及市場宣傳、渠道維護等各方面的成本。

  隨著市場宣傳及渠道建設的深入,助銷工作的細化,同時也會覆蓋更多的零售終端,預計九月底兩地的周銷量應該能達到六七千盒。

  不過,蕭良並沒有等錫江、東洲兩地做出成績,再進行下一步的計劃,九月上旬蕭良就迫不及待的從錫江、東洲兩地抽調二十名具備一定經驗的銷售人員,由徐立桓、何雪晴兩人親自帶隊奔赴省城成立辦事處,重點先啃全省保健品市場的高地秣陵。

  秣陵這幾年經濟發展,非常丟臉的要比錫江差了一截,但作為省會城市,城市人口規模以及平均消費能力,卻要比錫江更高;當然秣陵保健品市場的廝殺也最為激烈。

  這也導致除了地租等成本高企外,媒體廣告的投放價格也要遠高於地市。

  然而想要利用省級媒體以及秣陵作為中心城市的輻射作用,趕在元旦之前對其他地市形成一定的沉澱,以利其他地市渠道建設的快速推進,秣陵這塊高地必須要集結重兵火力先啃下來。

  要不然的話,真要一個地市一個地市的去生啃,想要趕在元旦之前初步完成江省十二個地級市的渠道建設,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當然,秣陵作為全新的市場,蕭良那一套反向營銷的組合拳就又有了發揮的空間。

  徐立桓、何雪晴率隊趕奔秣陵,鋪貨規模很快就達到四萬盒。

  反向營銷是屢試不爽的策略,並沒有太高明的技術,徐立桓、何雪晴他們率隊執行,效果也不會比蕭良差多少。

  不過,秣陵市場真正艱難的,還是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讓真實銷量增漲上來,避免大量的“腦健靈”囤積在渠道商手裡,破壞掉與渠道商剛剛建立起來的脆弱信任。

  蕭良除了將每一分能擠出來的資金都留給徐立桓、何雪晴用於秣陵市場外,還將進入九月之後新招聘的三十名銷售人員,都增派到秣陵。

  整個秣陵市場短期內非但不能產生正向現金流,蕭良甚至還要將錫江、東洲兩地市場產生的利潤轉過去,任其無情的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