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是草 作品

29.忘記

 郝如月:“……就普通香料。”

 其實是用回春仙藤根鬚研磨而成的特殊香料,固體形態很臭,入水一秒化香。世間少有,還真不普通。

 可她不想說。

 因為一會兒她還要將回春仙藤與藏藥混合製成的小藥丸拿給康熙,治好圖海的傷病,給那五千兩採購費銷賬。

 康熙心裡裝著更重要的事,便沒追問,只叫了郝如月進屋回話。

 進到屋中,不等康熙問起,郝如月便將一隻藏銀製成的髒兮兮的盒子呈上:“皇上命臣去找藥,臣便讓家人盯著,結果那個遊方喇嘛果然還在京城,正好讓臣的大哥遇上,這才買到聖藥。”

 託那碗雞血草紅棗枸杞湯的福,郝如月現場編了一個故事,康熙將信將疑這才託她買藥。

 清宮信奉藏傳佛教,太皇太后和太后都是信徒,連康熙後來也被同化了,從一個無神論者變成佛教徒。

 所以這個普度眾生的重任必須交給喇嘛,還得是遊方的喇嘛,更神秘,把他吹成活佛轉世都沒問題。

 因為不好找。

 康熙此時還沒被同化,拿著髒兮兮的銀盒子有些猶豫:“這個當真有用?”

 當然有用,郝如月信心滿滿。

 回春仙藤,藥如其名,雖然沒有活死人肉白骨那麼誇張的藥效,但藤身入藥可以讓人在一定程度上返老還童。

 不過藥膳空間裡這條仙藤有點嫩,返老還童達不到,但讓人年輕幾歲應該不成問題。

 答應給圖海治病之前,郝如月問過皇上,圖海的病是最近才得上的,舊傷也是因病復發的,而在此之前,圖海的身體還算健康。

 也就是說,只要讓圖海的身體恢復到幾年前的狀態,便能治好他的病,同時緩解他身上的舊傷,至少帶兵打仗不成問題。

 郝如月看向康熙:“皇上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

 皇上還沒做出反應,松佳嬤嬤只恨自己沒有及時捂住郝如月的嘴,旁邊本來就惆悵的丁香更是差點暈過去。

 便是皇后活著的時候,也不敢跟皇上這樣說話。

 梁九功一聲“大膽”還沒喊出喉嚨,就聽見皇上輕笑了一聲,從他手中接過那個髒兮兮的小盒子便走,竟然什麼都沒說。

 恭送走皇上,松佳嬤嬤還在抹汗,丁香還在捧心,郝如月已經走到紡車旁邊繼續指導宮女紡毛線了。

 另一邊,圖海再次被人抬進宮。經過太醫院一翻搶救,圖海的身體比前幾日舒服了許多,可他的心涼透了,不願帶病領兵。

 畢竟太醫也說了,傷病只是暫時穩定住,不宜太過勞累,所以他這回進宮仍舊躺在門板上。

 “圖海,朕從西藏活佛那裡請了一味藥給你,對你的傷病應該有用。”在拿給圖海之前,康熙讓太醫院驗過了,只一味藥他們沒見過,其他都是一些補血益氣的藏藥。

 圖海:好傢伙,把西藏活佛都搬出來了。若連活佛也治不好,他恐怕只有告老一條路可走了。

 他養病這些日子也沒閒著,一直在暗中觀察朝廷的動向。最近好像有人在試探皇上的態度,還有人在研究御駕親征的可能性。

 畢竟皇上如今有了嫡子,隨時可以明立為太子,皇上後繼有人,御駕親征也不是沒可能。

 皇上天縱英才,上馬能安邦下馬能治國,若當真御駕親征,便可以從南邊抽調兵將解決掉察哈爾。

 別人不知道察哈爾的虛實,他作為禮部尚書經常與蒙古那邊聯絡,還能不知道嗎?

 什麼蒙古鐵騎,就察哈爾王那個草包也就能帶出一幫酒色之徒,烏合之眾,便是他病著也能輕鬆取勝。

 剿滅察哈爾叛軍這事,不是他不能,而是不想。

 現在皇上連西藏活佛都搬出來了,如果他不同意領兵,皇上非常有可能御駕親征,讓他一輩子都別想再有作為。

 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圖海自己說服了自己,手撐門板坐起身道:“皇上,臣願帶病領兵,剿滅察哈爾叛軍!”

 他去行了吧,不用麻煩活佛。

 誰知皇上目的達到,仍舊說:“朕知道你一片忠心,朕不讓你帶病上戰場,先把藥吃了再說。”

 圖海心中一暖,莫非這藥當真管用,不是皇上拿來威脅他的?

 想著接過太監遞來的髒兮兮的銀盒,充滿感激地打開盒蓋,然後被一股臭氣直衝腦門,忍了又忍才沒把隔夜飯吐出來。

 抬眸見皇上早已不在身前,踱步到窗邊去了,圖海:“……”

 這恐怕不是威脅,而是懲罰了。

 到此時圖海才有些後悔,後悔跟皇上置氣。

 要知道上一個跟皇上置氣的人,是鰲拜。

 臭就臭吧,即便這藥是屎做的,他也得嚥下去,否則就離鰲拜的後塵不遠了。

 想著張開嘴,都沒喝太監端來的茶水,仰頭便將小藥丸吞了下去。

 而後只覺口鼻生香,熱流湧遍全身,原本僵硬的身體逐漸變得柔軟起來,腰不疼了,腿不酸了,走路都有勁兒了。

 好像根本沒生病,更沒有因病復發舊傷。

 生病這些時日就像是一場夢,如今夢醒了。

 原來這丸藥不是試探,不是威脅,更不是懲罰,當真是皇上的恩典,是佛祖的保佑。

 同為無神論者的圖海第一次迷信起來。

 康熙回頭,驚訝地發現圖海竟然擺脫門板站了起來,此時正滿眼感激地看向自己,然後“噗通”跪下,熱淚盈眶:“皇上,臣知錯了,臣辜負了皇上對臣的厚愛,臣罪該萬死!”

 是他以小人之心度了皇上君子之腹:“皇上,臣無以為報,願意自籌兵員,為朝廷剿滅叛軍!今後皇上說什麼,臣便做什麼,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又打了自己一個嘴巴:“對,皇上不想讓臣死,那臣就不死!待臣剿滅察哈爾叛軍,請皇上準臣揮師南下與吳三桂決一死戰!”

 這一次朝廷出兵略晚,兵源仍是圖海自己解決的,也就是歷史上臭名昭著,卻始終所向披靡的“虎狼之師”。

 那一次圖海得勝還朝之後,被御史彈劾,原因便是縱兵劫掠,沿途城池無一倖免,百姓財產被搶劫一空,苦不堪言。

 可那時候國庫早被南方戰事掏空,朝廷無兵無將,無錢無糧,除了劫掠百姓還能怎樣。

 這支“虎狼之師”縱然是上三旗貴族的家奴,可沒有好處的事,誰也不會盡力。萬一按不下察哈爾,讓蒙古鬧起來,京城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