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疑路 作品

第107章 應命

 “不是騙你出來,是引你出來。”李白白掃了掃身上的血包殘片,“不然的話,我們這麼多人,費了這麼大勁,結合兩地演員,排了這麼大一齣戲,豈不是沒了觀眾?” 

 “你們,你們一開始就是針對楊家設的局?這麼說來,墨家的女兒受綁是假,商家的護衛叛變也是假,莊莉莉去尋找那片陰陽魚也是假?你們什麼是真的?” 

 楊芳芳一直在暗中觀察,看著這些人勾心鬥角,你方唱罷我登場,鬥得不亦樂乎,心中自然是自喜可獲漁翁之利。 

 可沒想到,這些所謂的鷸蚌,都是釣魚佬偽裝的,就是為了釣起楊家這條魚來。 

 “如果不演這出戏,楊夫人也不可能連著發了十三道急令,要求楊家的戰船不怕疲勞的急行軍。”剛才還在地上打滾求饒的商十一已經笑嘻嘻的站了起來,一臉得意的問田園道人,“二少爺,咱哥們的演技是不是有大幅度的提升了?” 

 田園道人點了點頭,“不錯,已經能夠騙到楊夫人,讓她相信了商家並非鐵板一塊,商家能攪起的風雲,她自然也想試試。” 

 “老弟啊,你是不是忘了一件事情?”看著商十一從地上一躍而起,楊芳芳並沒有過多的驚訝,或許是見多了,也或許是顧不上驚訝,“現在,玄都城,整個玄都城都在我艦隊的包圍下。” 

 “眼光放遠一點,別就盯著一個小小的玄都城不放,下棋的人都知道,真正的勝負在棋局之外。”田園道人沒有被對方的威脅恐嚇到,反而是有閒心坐了下來,自斟自酌的小飲了一杯,似乎是勝券在握的模樣。 

 蒙山城。 

 一場盛大而隱秘的歡迎儀式,剛剛落幕,參加集會的人,大都不知道歡迎的是誰。但一定是個了不得的大人物,不然也不會有這麼大的陣勢。 

 青蒙拉著商春峰的手,已經攥在手心裡一陣了,卻還是不肯放開。 

 “三大爺,你還有這個愛好,以前沒聽說過啊?”果然,狗病是一種遺傳,商春峰自然也不例外。 

 “嗐,”聽到這話,青蒙哪裡還能繼續保持這種過度的熱情,厭惡似的甩開對方的手,還拿出個手帕來擦了擦,以表示直接的嫌棄和正直。“你們老商家的人,不狗就說不了話嗎?” 

 “倒是也能,那樣,人生不是少了很多樂子?三大爺當年闖下天下第一流氓的名號,不也是為了快樂嗎?”商春峰忽然又提前了八十年前的往事。 

 “唉,故人已去,往事不願再提。你以為只是我一個人就能闖那麼多禍嗎?你以為我是沒正事,只是調皮搗蛋嗎?你……算了,不提了,這些事情和你說不著。”青蒙欲言又止的樣子,像是勾引商春峰繼續追問。 

 商春峰自然是不能掃了老人家的興致,很配合的問到,“三大爺還是講一講,說不定,小侄能夠幫你分憂哪?” 

 “不是不和你講,也不是不信任你。只是你不知道這裡面的兇險,而且你也不是應命之人,我便是告訴了你,也不過是圖增你的煩惱。”青蒙的目光從商春峰身上移開,轉到了目不能及的遠方。 

 “你們這些老頭,都和我父親一個樣子,神神秘秘的,算了,不說我也懶得問。仲尼那小子在玄都城設了一個局,能把楊家的半數人馬吸引過去,三大爺不會放棄這次機會吧?” 

 商春峰也沒有追問,大抵是這樣的場景見得太多了,家裡每一個人都神秘兮兮的,老爸神秘兮兮的躲在棺材裡當了十年陪練靶子,老婆神秘兮兮的在首陽山坐了十年的枯禪,小舅子神秘兮兮的十年來一天早朝都沒開,兒子也神秘兮兮的四處點火。 

 “那是自然,倒馬關前,我被那頭犟驢算計,折了青方,還折損了幾萬人馬,準備了多年的南下計劃,不得不擱置,眼看著他平地起高樓,依託倒馬關建立了自己的國家,這口氣,我能嚥下去?”青蒙說得挺嚴重,但面色上卻十分的平靜,既沒有抱怨,也沒有狂躁。 

 “那麼,三大爺還在等什麼哪?小侄來此地已經三天了,青鳥國的美食美酒美人都品嚐的差不多了。”商春峰不知道第幾次催促青蒙出兵了,但這位三大爺似乎只是口號喊得震天響,隔天又擺一桌盛宴,又是一頓吃吃喝喝。 

 “不急不急。那頭犟驢雖然是犟,但可一點也不蠢。他可沒少派細作來探我的底。實不相瞞,我估計啊,以我對他的瞭解,我現在每天穿什麼顏色的底褲,他都能在一天之內知道的清清楚楚。” 

 青蒙也和好大侄商春峰倒起了苦水,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青蒙發動政變藉助了很多外力,其中很大一部分功臣就是楊不修那頭犟驢引薦的,這還只是明面上的,暗地裡,這頭犟驢通過這些明面上的人,又發展了多少人出去,他就真的心裡沒數了。 

 這也是為什麼多年前,他能夠勢如破竹的反推到倒馬關,但是那頭犟驢一出現,他就必須得退兵止戈,因為他賭不起,他不知道這麼多年那些釘子又發展了多少小釘子。 

 “一石二鳥?這麼說三大爺是再等一個人?一個絕對不可能被楊家侵染的可靠的人?”商春峰略微的思考了一圈,這幾天酒也不是白喝的,青蒙充滿心機的帶著他,一波一波的介紹著身邊的能臣干將,是一種試探,同時也是一種考驗。 

 “不錯,商家能人輩出,賢侄能夠在這麼多能人中,坐穩族長的位置,眼光定然是上乘的。要打掉楊家的威風,就得先肅清蒙山城的內鬼,不然,我就是放個屁,那頭犟驢都能聞出鹹淡來。”青蒙讚許的點點頭,用一個粗俗的比喻說明了事態的嚴重性,和自己不得不謹慎再謹慎的原因。 

 “那就再喝他三天三夜?畢竟咱爺倆頭圓。”商春峰領悟到了青蒙看似胡鬧,實則充滿了心機的鋪張浪費式的歡迎儀式。 

 棋在天上行,人在局中坐。人一旦入了局,反而不知道自己身在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