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魚的人 作品

第170章 市場化養老

 這是我們的失誤,我們政府在引導大家要承擔贍養老人,孝敬老人,這沒有錯,錯誤在於我們沒有正視從事涉老服務的從業者作為正常勞動者的權力和義務。 

 我們給予這項工作道義上的責任強過我們願意付出的經濟責任。我們可以自己吃一頓飯,幾百,幾千,幾萬。都認為我們花的錢是物有所值。 

 大家都聽說過月嫂這個職業吧?七,八千,上萬的月薪工資是正常吧?照顧一個嬰兒尚且如此。 

 而對待自己的長輩,我們習慣了他們的付出是無價的。我們自己的義務是廉價的。是羞於談錢的。 

 據我所知,養老服務領域,從業員工獲得的收入普遍很低,社會地位更無從談起! 

 “兩種不同價值體系在左右我們的認知。現在我們要嘗試迴歸一個正常的價值體系,要正視涉老服務必須面臨的巨大現實:那就是提供涉老服務的從業者獲得合理經濟報酬,一個勞動者提供辛勤勞動獲得有體面的合理報酬是正當合理的要求,而不是誰給的恩賜!。” 

 劉承榮說到這裡,車上響起掌聲,今天這個話題的展開讓大家對劉承榮有了新的認識。 

 劉承榮自己知道,他剛才說到的理由其實是林晨駁斥他的理由,在說今天這番話之前,劉承榮也是認為養老行業是社會福利事業,是羞於談錢的。 

 林晨用數據說話,如果沒有體面的收入,老年人口的贍養就只能是一種個人的義務和責任,他不可能成為事業,因為沒有經濟利益,誰能做這樣的事業? 

 道德不能代替認知,更不能要求勞動者因此放棄利益。否則,這個情況就不能有改變,大家都儘自己的義務就可以了。 

 他不可能成為誰的事業。這就是老齡化社會必須儘快解決的問題。 

 所謂社會化養老,是不準確的,正視市場化養老才是正確的解決之路。 

 車上大多數的人,也在思考剛才劉承榮說到的話題,確實如他所說,贍養老人是公民的義務和責任,這是不容逃避的。